配合大腦的生理時鐘
身體運作有明確的生理時鐘,腦部活性也會跟著改變,有些時刻適合集中思考,有時則必須休息。父母可以根據大腦運作的節奏,協助安排適合孩子的活動,讓學習更事半功倍。
■早晨:效率最高的時段 早餐過後3小時,約10點~12點是大腦的黃金時間。此時腦部的活性最高,判斷力和思考力都很活躍,適合處理有難度的問題或創造性發想。
睡醒時大腦能量最低,最好為孩子準備營養豐富的早餐,飽滿一天的能源。葡萄糖是腦活力的來源,葡萄糖不夠造成低血糖時,腦部會陷入缺氧狀態,打呵欠、遲鈍。米飯、麵包、麵食等澱粉類都能提供葡萄糖,又以全麥、雜糧等多醣類較佳,能使血糖緩緩升高,穩定供應所需能量。
正式學習活動開始前,可以先做5~10分鐘的「大腦暖身操」,包括朗讀、簡單的計算,根據川島隆太實驗,做過朗讀、計算再進行單語記憶測試,成績比大腦沒有暖身提高20%。
研究顯示,孩子對於同一項科目的集中力只有約40分鐘,可依此來劃分學習的段落,暫時休息,恢復大腦的集中力。學習也不一定只是在書桌前唸書寫功課,音樂、才藝等活動也包括在內。
■午後至傍晚:創意比填鴨有用的時段 中午12點後腦部機能會下降,直到下午3點左右活性都較為緩和。除了小睡片刻,也很適合讓孩子盡情遊戲,「現代孩子都太忙,大腦反而需要清閒的時光,對培養創造力大有幫助,」川島隆太表示。
隨便孩子做什麼活動(但不適合看電視和看漫畫,會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、活動降低),讀課外書、畫畫、下棋、出去找朋友玩都好。放假時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點心,或一邊做家事一邊親子對話,既增進情感又幫助大腦靈活。
■晚上:放鬆與充電的時段 隨著夜幕低垂,前額葉活動也逐漸減退。吃過晚飯,適合親子家庭活動,聊天、看電視、玩電腦遊戲等,放鬆心情。
充足睡眠對大腦的發展影響很大,小學生至少要熟睡8~9小時,最好10點前,低年級孩子則應在9點時準備上床。
協助孩子發展智能、運用腦力,是長遠的過程,目標不在於短期的成績表現。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賦,「最佳的智力指標是孩子快不快樂、是否具備好奇心與學習動機,樂於扮演不同角色,」加州大學長灘分校教授史科恩蕾樂認為。
在不同階段予以適當刺激及多元化的體驗,幫助孩子成為腦筋靈光、思想豐富的人,才是一生受用無窮的禮物。
幼兒最佳的培育環境
夜間關燈,白天則儘量讓孩子接受充足的日光照射。
盡可能哺育母乳。
嬰兒醒著時,盡可能對他說話,撫觸身體,模仿各種表情給他看。當孩子會模仿大人動作或發聲時,要讓孩子感受父母真心的喜悅。
孩子開始會模仿大人說話時,儘量讓他多聽、多記,而且要常帶他外出,實際體會語言的意義和概念。
在生活中讓孩子感受數字的存在,一起數數字,認識數字的概念。
大量朗讀書給孩子聽。
等孩子會閱讀後,讓他自己大量閱讀。
多做演算練習。
資料來源:《天才的創造法》,川島隆太著,如何出版。
延伸閱讀
《大腦比你先知道》,遠哲科學教育基金會。
《大腦小宇宙》,天下文化。
《大腦的祕密檔案》,遠流出版。
《腦中有情》,遠流出版。
《大腦總指揮 一位神經科學家的大腦之旅》,遠流出版。
《心智、大腦與學習》,洪葉出版。
《HSP兒童腦呼吸——開發孩子腦力的七大祕密》,如何出版。
1 則留言:
謝謝分享,打包了!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