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9-06-10

轉載--瞭解ZEISS的 AEG、MMG、AEJ、MMJ




原出處為網路文章,原作者未取得

AEG和MMJ差不多的價,MMG就比較貴,因為量少。AEG、MMJ有區別,我已說了很多次了,也拍過許多對比的,最後我選了最後以批MMJ的,停產前買的。其實MMJ的早期和晚期的還有區別,早期的消光不太好,鍍膜也不如後期的反光小。後期的MMJ的色彩更真實飽和度更高,抗逆光更好;早期的——不論AEG、AEJ或MMG、MMJ的略偏黃,尤以AEG、AEJ為甚(AE頭是1987年以前出的!!!距今最少也有18年了),其次反差低點,大光圈反差低了感覺不如後期MMJ的銳利;抗逆光也差點。AE頭不論德日,還有一不爽之處是著名的“鋸齒光圈”不過有人喜歡老頭柔軟的調子和稍淡而微黃的色彩。

老頭新頭的區別,有點像T2、T3鏡頭的區別,我想,喜歡T3頭的會更多。
買85/1.4,最好買8字開頭的,25頭也一樣!”

對於MMJ和MMGAEG等評論並不抱任何態度,這只是個人感覺,特別是色彩等。但不可否認得是,距離停產越近的,可靠性越好,另外,不要小看ZEISS大廠的產品一致性和更新進步。這個25頭就是8字開頭的,也就是停產前的最後一批。

AE與MM的區別:
AE鏡自1975年開始生產,有些目前已停產,MM鏡是1985年所引進的新設計。
大致上來說,「AE」與「MM」的分別指的是鏡頭對於支援機身功能上的不同。
AE鏡只能支援光圈先決,但無法支援快門先決及P模式;
MM鏡則可以支援光圈先決、快門先決、P模式。但其實經過簡單的改造,AE鏡也能支援光圈先決、快門先決及P模式。
除了支援機身上不同外,MM鏡的光圈形狀較「完整」,A鏡光圈形狀較「破碎」;
MM鏡通常在內部鏡筒也有作抗耀光的改良塗裝(但改良塗裝在某些AE鏡上也見的到);MM鏡和AE鏡的鍍膜有些也不太一樣。
一般而言,會建議購買MM鏡而且目前也只有MM鏡的新品。
很多鏡頭的AE版目前已經停產,但某些鏡頭(MP100/2.8、D15/3.5)也只有AE版,而無MM版。

那AE和MM如何區分呢?簡單來說,便是看最小光圈上的數值是綠色還是白色的,白色的就是AE鏡,綠色的就是MM鏡。
價錢方面,MM鏡會比AE鏡貴一點點,大部分沒什麼分別。
G(德鏡)與J(日鏡)的區別,日鏡和德鏡之間的抉擇:
AE與MM的區別其實不是非常的重要,G和J的區別對大多數的菜頭愛好者來說,才是真正的重頭戲
1975年Contax/Yashica以RTS及FR伴隨15顆鏡頭正式面世,依照當時的Catalog來看,大多數的鏡頭都是德鏡;直到今日,目前Catalog上的大多數鏡頭都是日鏡。

那日制與德製到底差在哪裡?
有種公式化及普遍接受的說法:「德鏡的成像較為濃厚艷麗,具歐洲味和老鏡的風味;而日鏡的成像清爽亮麗,具日本味和現代鏡頭的味道。以純成像的角度來看德鏡的表現會比日鏡更好。」
嗯,基本上來說,個人對於這樣的說法大致同意(不同意會被罵...)
但其實德鏡和日鏡的風味也隨著各鏡頭個性不同,而有所不太一樣。
而也有人主張德鏡和日鏡根本沒有任何差別。

一般認為,德鏡的鏡片玻璃來自德國Schott(他也供應BW濾鏡的所有玻璃)提供的玻璃胚,而日鏡的玻璃則來自日本富岡光學。以品管上來論,我們可以猜到Zeiss一定以同樣嚴格的標準來審視這兩種來源不同的玻璃胚。但可以想像的到,玻璃胚的某些特性是無法以數據來成功衡量,因此可能這兩種玻璃胚便有決定性的差異。

鍍膜方面,日鏡的鍍膜偏綠,德鏡的鍍膜偏紫(不過有些德日鏡的鍍膜又有點像)。雖然兩邊同樣是T*,但鍍膜似乎不太一樣。T*是Zeiss的最高機密,但其配方大概不是固定的,可能會有所變動。而變動的後果也可能導致成像上的差異。

上面這段其實也只能算是個人的猜測與一些前輩們的心得,某些涉及Zeiss原廠的商業機密,詢問原廠也往往得不到解答。唯一能知道的一件事是:Zeiss原廠宣稱德鏡和日鏡的品質一樣,因為以同樣的標準製造,所以不可能有什麼德日鏡的區別。

在價錢方面,品相相同的G一向比J貴,其實理由很簡單,因為現在已經買不到德鏡的新品。供不應求,自然價錢比較高。
品相好的德鏡往往都被視為工藝品珍藏起來,使得市面上漂亮的德鏡更難得一見。
聰明的各位一定想像的到
德鏡也有AE、MM的區別,同樣日鏡也有AE、MM的區別
於是就有四種排列組合:AEG、MMG、AEJ、MMJ
大體上來說,這樣的講法是沒錯的,但全線鏡頭也只有S85/2.8有這四種排列組合,其餘的鏡頭沒有這麼多種,頂多三種或是兩種而已。
其不同處就如上述所言

價格方面大略是這樣:MMG>AEG>MMJ>AEJ

某些鏡頭的MMG非常稀少(P100/2、P135/2),一出現幾乎是大家在搶因此會變的比其他幾種更為高昂一點。

那到底要選德鏡還是日鏡?
我想對於德鏡不需強求,好好使用手邊的器材才是最重要的
但凡是發燒contax蔡司鏡頭的朋友都會碰到,同樣的規格的鏡頭有AEGMMGAEJMMJ等不同的型號。到底選擇哪一款,實在是個令人頭痛的難題。AE鏡和MM鏡比較好理解,AE鏡只能實現光圈優先,而MM即所謂的Multi-Mode,除了光圈優先,還可以使用速度優先和自動程序功能。G代表德國製造,J當然是代表日本製造了。那麼在具體的成像方面G鏡和J鏡會有不同嗎?雖然官方聲稱二者沒有差別,但是在眾多的發燒友當中卻對這種說法卻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。德製和日制的區別到底在哪裡?我想是不是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總結總結

1鏡頭的鍍膜
鏡頭到手,首先註意到的是德版和日版鍍膜區別,這也是被討論的最多的一個話題。一般而言德版的鍍膜大都呈深紫色(亦有虎玻,綠,藍等色彩),而與之相比日版的鏡頭,尤其是廣角鏡頭綠色的鍍膜比較常見。不同規格的鏡頭表現出來不同的鍍膜色彩,相同規格但不同批次的鏡頭仍然表現出不同的鍍膜色彩。蔡司公司T*鍍膜的配方頻繁的變來變去是難以令人想像的,所以我寧願相信鏡片色彩的不同來自於鏡片玻璃材質的不同。另外一種說法是,鍍膜配方雖然相同,但是德版的T*鍍膜比日版的微厚。要做測量很簡單,相信不必動用比如AFM,SEM等昂貴設備,一台簡單的表面形狀測定儀就行了。不過為了這個去刮傷兩隻鏡頭似乎有些得不償失。

2鏡片
傳說以序列號58開頭的鏡頭使用的玻璃和contarex的玻璃一樣。contaflex的鏡頭?玩老頭的發燒友一定非常熟悉了。那個P85T*1.4,就憑其價格比現在contax的紀念鏡P85/1.2還要貴,其實力可想而知(數量稀少也是原因之一)。玻璃對鏡頭的影響巨大。這一點上德製鏡頭尤其講究。日製鏡頭,一般是先設計再製作。然而玻璃的實際光學參數和設計值是有偏差的,那麼這種偏差對成像的影響也就不可避免了。然而德製鏡頭,尤其是到Apo一級的,比如哈甦的300/2.8,Planar55/1.2等,則是首先購進玻璃,測試參數,再根據參數進行鏡頭設計。這種高成本的運作方式雖然保證了鏡頭的質量,但高價和限產也是不可避免的。
從玻璃的煉製角度來講,日本多濕,德國干燥,那麼在煉製過程中溶解在玻璃中的水分當然是日本玻璃較多。顯然從生產環境上來講,德國產的玻璃在光學性能較為佔優。再有,環保玻璃問題。早期的玻璃含鉛,含鉈等鑭系的過渡金屬,對成像有利(比如,氧化鉛可提高光學折射率和色散,氧化砷可澄清氣泡功能等)。保護環境,減輕污染,我是舉雙手雙腳贊成的,但作為一名攝影發燒友,為失去了一批性能優異的光學玻璃而不得不令人扼腕。近期的德國,日本都採用環保玻璃(比如哈蘇德CFI系列鏡頭)。雖然通過新的研發,也取得了不少令人注目的成績,但是,個人認為非環保玻璃的特性至今仍然是無法代替的。想一想當年,蔡司僅僅用5枚鏡片就打造出了P135/2,這是何等的自信和實力!相同規格的蔡司,德版較日版為早,要想擁有非環保玻璃打造的鏡頭,那麼尋找德頭就不可避免了。另外早期德製鏡片側面均未作消光處理,容易殘生迷走光線,在逆光是比較容易吃光,從而降低反差。一說,德鏡偏黃也出於此。日鏡在此方面作了改進,在抗逆光這一條上日鏡佔優。

3光圈結構
這個已經是被談老了的話題。G版鏡頭一般是鋸齒形葉片,光圈收1-2檔的時候,背後有點光源存在的情況下光斑呈鋸齒狀,光圈收到1-2檔以上時鋸齒消失。而MMJ版的則為標準的8角形結構,從背景的虛化來講無疑是MMJ版更符合現代人的口味。令人不解的是,早期contaflex的鏡頭光圈非常的漂亮,而且並非鋸齒形狀。蔡司為何改弦更張,個中緣由耐人尋味。

4鏡桶構造
雖然這個話題鮮有人討論,但是,德國和日本的生產觀念在這裡卻得到了充分的表現。縱觀蔡司鏡頭,不難發現其中的端倪。一些鏡頭經過從G到J的演變,在外形上已經發生了不小的變化。比如135mmF2.8,180mmF2.8,200mmF3.5,300mmF4四款鏡頭都從胖胖鏡廋身成功,都變得小巧纖細,方便攜帶。另外有一些鏡頭的變化卻不是那麼明顯,要找出它們的區別還是要下一番苦功不可。比如從S-planar60mm/2.8到Makro-planar60mm/2.8就至少經歷了3個版本。第一版的SP60是黑屁股,而且附帶有極為優秀的消光筒,第二版還是黑屁股,但是為了節約成本,消光筒被取消;第三版變名Makro-Planar,白屁股,而且尾部的一組鏡片被完全模塊化。這也就是說,日產的MP不可能像SP那樣對鏡頭的參數作精細調節(這種現像在其他鏡頭上也能看得到)。
德鏡給人的感覺是在維持一定的品質的基礎上,上下浮動較大。使用德鏡,有的時候要一比,二比甚至三比,四比才能碰到真神仙。而日鏡成像比較整齊劃一,雖然呵傑出的德鏡相比稍遜一籌,但是仍然保持相當高的水準。從上面的例子不難看出,德鏡部件多,裝配繁瑣,容易出現誤差,但是通過耐心調製可以得到非常好的個體。而日鏡,通過大規模的模塊化,降低成本,提高了效率,品質也得到一定的保障。日本這一招,雖然有偷工減料之嫌,但也是大工業化下的必然產物。其實作為蔡司的粉絲還是應該由衷地感謝這一點。正是由於日產化以後,才大大降低了成本,使蔡司放下高貴的身價,尋常百姓也能一親芳澤。

Planar T* 50mmF1.4
1896年,由天才數學家PaulRudolph設計,雙高斯結構,取名Planar,為平坦之意,是現在所有標準鏡頭的鼻祖。而這支Planar50mmF1.4,是蔡司鏡頭里水最深的一支,Planar的代表作,被稱為“標準鏡頭的帝王”,超過人的眼睛,“黑中有黑,白中有白”......無數的讚美之辭,但是完好他需要足夠的技量--畢竟是帝王,不是任何人都能夠駕馭的。說道他水深,應為他的成像雖批次號的不同變化實在太多。正式成品鏡頭里面就有6個版本,再加上以57*****開頭的試做版(光圈葉片有8枚,比現在的MMJ的葉片形狀還要好看),林林總總令人眼花繚亂。總的來講,58*****,59*****,60*****這幾個批次的鏡頭中的一部分,(傳說鏡片都是由德國運到日本的,而且是非環保玻璃,含有大量的過渡金屬)在成像上焦內銳利,焦外柔美和新的MM鏡相比對背景的“溶解度”是不一樣的(對不起在這裡用上溶解度這個詞)。這種迷人的“溶解度”對喜歡玩散景的人可是說是無法抗拒的。於是就有了買了,賣;賣了,買這樣反反复复的過程。從表現上來講582****到583****之間的鏡頭表現尤其突出。最近一段時間日本yahooauction上這個批次的鏡頭價格持續走高,應該和這個不無關係。但是也有不法之徒老瓶灌新酒,用老的鏡身套上新的鏡頭出售,所以這支鏡頭是最難玩的。相反如果不追求最大光圈的表現的話,那麼那個批號的鏡頭都一般無二。另外想玩好這個鏡頭還有一個瓶頸。那就是對焦。contax的機身對焦屏做的出色的只有RTSII,其他的(包括RTSIII)都很難發揮蔡司大光圈頭的實力。但是RTSII的配件已經全部告罄,無法做維護,現在下手RTSII風險相當大。目前的最佳選擇是為RTSIII另配talberg對焦,如果能夠在取景器上配以倍率放大用的MagP就%^#@!

沒有留言: